第12章 寻找朱元璋
- 开局南宋:我能召唤历史名臣
- 孙郎子楚
- 2153字
- 2024-06-20 14:43:10
13世纪的占城,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而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它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上承宋朝的广州港,下启暹罗(今泰国)以及马六甲。
此行,宋军需要穿越北部湾、南海,才能抵达占城。
这条线路由于商人的探索,已经非常成熟,3天时间足以。
旗舰的夹板上,借着海面明媚的日光,赵昺抓紧时间跟贾思勰讲遗传学原理。
把现代科学,用文言文翻译出来,着实不容易。
好在赵昺当年,读的是二十四史原文。
经他一翻译,贾思勰倒也能理解,偶尔一些文言文语法错误,也能用他8岁的年龄解释得过去。
他指着自己准备的那一页教案讲道:“若论常理,万物以稀者,皆为‘隐性基因’。”
这贾思勰乃是个“农痴”,尽管听得似懂非懂,却仍然津津有味。
他对赵昺讲授的“奇谈怪论”兴趣非常。
在赵昺的培训后,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贾思勰已经掌握了。剩下的,就需要他在实践中摸索了。
科技,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海风鼓满了宋军船队的帆布,沿着商队开辟出的航线乘风破浪,向着遥远的南海进发。
“陆小曼,为朕研墨!”
既然有了童养媳,就尽情使唤吧!
陆小曼心里纵有千百个不愿意,但离开了爷爷的庇佑,现在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这些无伤大雅的活计,也只能先干着。
赵昺继续写航海日记,顺便练练毛笔字。
“离开崖州第1天,4月9日,晴。
天气比到崖州时好得多,我也是第一次体会课本上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时代天蓝水清,海水比现代都要美得多。
海鱼外观上倒是跟现代没有什么差别,今天深海处遇到一群飞鱼,冲上了甲板。
士兵们大多是第一次见这种场景,他们在甲板上忙着捡鱼,不亦乐乎。
作为农耕文明背景下长大的他们,大概从来不会想到,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生活方式吧?
不用付出太多劳动,就可以填饱肚子的好事,也能轮到我们这些勇敢的探险者!
今天的晚餐当然是全鱼宴,这些鱼肉质鲜嫩,炊师只简单加点调料,大家便喝得汤都不剩。
唯独有一只章鱼,由于造型怪异,没人愿意吃上一口。
白天我给贾思勰进行了培训,结束之后,他就到船舱里鼓捣那一船‘神麦’去了,真是个有理想的人。
可是,除此之外,在船上的日子,倒真是足够无聊。
明天,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离开崖州第2天,4月10日,晴。
今天,我给自己开启了一项任务——找人。
找人的原因是,我前世的记忆开始攻击着我。
突然,我想到了一件事情。
朱元璋的外祖父,参加过崖山海战,他是张世杰手下一员小卒!
但我的线索有限,只记得他外祖父是维扬人士。
所以我让张世杰查询了士兵花名册,筛选出维扬籍贯共8人。
接下来,只要紧盯着他们,几十年后,我手下就有朱元璋了吧!
到那时,躺平都能灭掉元朝,想想就带劲。
我真是个天才!”
“离开崖州第3天,4月11日,晴。
靠近占城了,今晚就能靠岸。
相比上次断水断粮而言,此行简直是轻松加愉快。
我让张世杰安排人,把沿途的情形都绘制成了航海地图。
总有一天,我们反攻蒙元时,这地图用得上。
太常寺的乐官安排了歌舞表演,以缓解大家旅途的烦闷。
不得不说,这大宋打仗不怎么样,搞文艺在历史上可是断崖式领先。
这歌,这舞,这编排,这么多美女。
怪不得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完这些,赵昺把日记收了起来。
看到士兵们在甲板上载歌载舞,他不禁也走进人群。
“天子与民同乐了!”有士兵叫了起来。
“万岁!”大家齐声呼喊。
一个身体壮实的士兵,用肩膀把赵昺顶了起来。
这被众人簇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
乐官急了,他生怕赵昺被摔了下来。
赵昺摆了摆手,示意没事。
见陛下如此亲民,士兵们开始起哄。
“吾皇仁德!”
“请陛下为我等讲几句。”
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赵昺迟疑了,他并没有腹稿,不知从何讲起。
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朕……只有几句。
第一,大家从崖山杀出重围,出生入死,从此开始,不论君臣、官员还是士兵,自此以后,大家同甘共苦!”
“同甘共苦!”众人齐声呼道,那声音响彻云霄。
赵昺看大家反应很正向,自信心上来了。
“第二,大家远离家乡,此朕之过也,我保证,总有一天,会带领大家,杀回故土!”
“杀回故土!”又是一阵欢呼雀跃。
“第三,这第三嘛……”赵昺一时没有想好。
“第三,朕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吧。”
听到这话,众人惊呆了,都安静了下来。
在古代,表演文艺节目,是“下九流”的专属。
除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之外,几乎没有皇帝会这样做。
可赵昺却全然没有这种忌讳。
他前世是麦霸,当众献唱全然不会脸红。
为了应景,又让底层士兵听得懂,他选了一首任贤齐的《呢喃》。
“男男女女,呢呢喃喃,
舍不得离开温暖的海洋。
如果有一天你会扬起风帆,
来到一个没有我的地方。
那里只有风,呢呢喃喃。”
流行歌曲歌词通俗直白,旋律朗朗上口,编曲清新流畅。
即便赵昺只是清唱出来,相对于节奏缓慢的宫廷音乐来说,也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降!维!打!击!”
周围上百人,没有谁听过这种音乐。
此时他们看待赵昺的眼神,已经超越了人民看天子的崇敬,而是信众看待上帝的信仰。
人群中,还有一个人,不好意思地羞红了脸。
她是陆小曼。
可赵昺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她。
他刚出完风头,多巴胺爆棚到像是刚磕了药一样,不断地向大家挥手示意。
“差不多了,乐官。”
“陛下,请吩咐。”
“传令下去,接着奏乐、接着舞!”
赵昺把双手背在身后,在甲板上开心地踱着步。
突然,有士兵远远地看到了港口的炊烟,他吹响口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他指着占城的方向,大声喊道:
“皇上快看,占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