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是怎么看出这是商周之物的?
- 穿越大唐,我成了冤种义父
- 火红的鸡枞
- 2167字
- 2024-01-14 03:56:20
杨凡空军一上午本来就够沮丧了,现在听到老唐如此奚落他,当即忍不住反击。
“要是有你这个打窝仙人,没准我连几条泥鳅都抓不住!”
“咦?”
“你今天抓到泥鳅了?”
杨凡闻言满脸得意的从耿达手里接过木桶,将木桶放在老唐面前晃了晃。
“小半桶泥鳅!”
“今天能吃泥鳅钻豆腐喽,啦啦啦!”
老唐听到这话当即食指大动,忍不住吞咽口水。
他之前有幸跟杨凡吃过一次,虽说只是两人在河边简陋做法,依然让他吃的满嘴流油。
“正好,今天老夫有口福了,可以在你这儿蹭顿泥鳅钻豆腐,哈哈哈……”
杨忠听到两人对话,立马笑呵呵的从杨凡手里抢过木桶。
“唐老和我家小主人先聊着,老奴这就去后厨准备。”
在杨忠走后,杨凡看了看自家门前站着的人,试探性的问了句。
“这些人是……”
李泰当先站出来解释。
“杨先生,这些都是我们几个学生的长辈,是替我们来感谢您的传道授业的。”
“这位是……”
李泰刚想给杨凡介绍舅父长孙无忌一家,就看到杨凡朝着他摆摆手。
“不用介绍!”
“我现在没兴趣知道你们是谁,等你们通过我的考核,再给我递交名帖吧。”
“这……”
杨凡如此不给面子,不仅让李泰愣住,就是长孙无忌等人也面露不悦之色。
他怎么说也是大唐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考核之事。
现在自己放着公事不办,颠颠的领着媳妇孩子来拜师,他竟然连自己是谁都不问!
李渊尽管知道杨凡的脾气,可看到杨凡这般不给面子,脸上也有点挂不住。
“杨凡,他们可都是老夫的熟人,你就当给我个面子,先把他们的礼物收下吧。”
“还有礼物?”
杨凡眼睛顿时一亮,好奇满满的问道。
“礼物在哪儿?”
长孙无忌等人闪开一条缝,露出身后摆了一排的礼物。
杨凡见状赶上上前打量,只见地上摆满了精致礼盒,还有一个硕大的青铜鼎。
“这都是给我的?”
“当然!”
“你就是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也得让我们进去喝杯茶吧?”
杨凡闻言当即给出一个热情的笑脸,他穿越大唐这么多年,还从没收到过礼物呢!
“来来来,里边请……”
“忠叔,泥鳅先不忙,赶紧烧壶水泡茶!”
“好嘞!”
如果杨凡能一直保持高傲,他们虽然心中不悦,但最起码能高看几分。
但是,杨凡因为一些礼物而前倨后恭,让他们反倒是有点轻视,觉得杨凡也不过如此。
“耿叔,帮我把盒子拆开,看看他们都送了啥……”
耿达早就对杨凡的败家行为不满了,他给那几个人的书,可都是能传家的学问。
然而,自家少主就那般随意的给人了。
直到现在看到这些人带着礼物登门,耿达心里的芥蒂才稍微减少点。
但这种当着送礼人的面拆礼物,是不是有点太失礼了?
“少主,这样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好吗?”
此时杨忠正好端着茶壶出来,见状赶忙上前解释道。
“我家少主自幼失怙,不通礼数,几位贵人莫要见怪。”
“老耿,你一会儿跟我将几位贵人的礼物抬到西厢……”
“好嘞!”
杨凡见忠叔这样说,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原来自己又搞混了,前世的礼仪和大唐不同,大唐没有当着客人面拆开礼物的传统。
“哦哦,当着客人面拆礼物,确实不太好……”
“是我失礼了,几位贵人莫怪!”
“不过我传授给几位儿郎都是些寻常学问,诸位贵人不必送什么重礼。”
杨凡本来就对所谓的礼物兴趣不大,他只是有点好奇大唐人都会送些什么而已。
不过杨凡这话一出,刚刚对他生出轻视之心的长孙无忌,惊讶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家伙一出手就是墨家不传之秘,还说这不过是寻常学问,那他那些不寻常的学问得有多高深?
房玄龄心里也非常惊讶,他儿子所学的《笠翁对韵》,已经算是大唐进士科直通车了。
只要用心经营,可保他们房家世代富贵!
然而,如此重要的学问,在这位小杨哥嘴里,竟然只是寻常学问?
程咬金听到这话就更吃惊了,他可是认认真真的将半本《纪效新书》全都看完的人。哪怕是他这种打了半辈子仗的沙场老将,在看此书时也获益匪浅。
如果此时再让他上战场,他不敢说能超过李靖,但也比曾经的程咬金强出一大截。
然而,这么精华的兵法,在这位小杨先生嘴里竟然还只是寻常本事?
只有李渊心里毫无波澜,因为他跟杨凡的接触时间最长,最了解杨凡的底细。
这家伙还真就是满肚子学问,而且都是些稀奇古怪的学问。
要不是他想挣钱办学堂,恐怕大唐人此生都休想看到半本《三国演义》。
“杨凡确实从小就没了父母,一直跟两个忠仆生活在一起,礼节上确实有点缺失,你们不要见怪。”
太上皇都出来给杨凡站台了,管你是大唐吏部尚书,还是左武卫大将军,亦或是大唐宰相都得老老实实表态。
“唐老言重了,我等感激还来不及呢,岂敢怪罪……”
“既然杨先生好奇,吾等就将礼单报一下,让杨先生开心一下。”
李渊见房玄龄这样说,当即笑着抢先一步。
“我先来!”
“杨凡,老夫先来考考你,你猜那只鼎是什么时候的宝物?”
杨凡早就注意到这只绿了吧唧的大鼎了,但他对古玩一窍不通,不论什么都当成“上周”的处理。
“那还用看么,一看就是上周的!”
“哦豁!”
李渊听到这话,脸上不由露出吃惊的表情。
如果说一个人的学识,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弥补。
但一个人的眼界则不同,若没有从小的耳濡目染,后天想要通过学习来提升是很难的。
这就是李渊为何放着宫里的金珠玉贝不拿,唯独拿一件有历史年代感的青铜鼎。
他主要是想通过此物考一考杨凡,顺便探探这家伙的底细。
如果他猜不出来,那就证明他确实出身一般,只因为在山上有奇遇,这才学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本事。
若是他猜得出来,那就得派人好好查查,这小子到底是什么底细,竟然连如此需要家族底蕴的古玩知识都知道!
“杨凡,你是怎么看出这是商周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