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高考
-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 闲不住的老鱼
- 2489字
- 2025-04-30 08:08:59
漫长而又充满煎熬的等待。
郑娟终于生了。
护士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出来,给周秉昆看了一眼,告诉他:母女平安,恭喜他生了个闺女。
女儿一出生,周秉昆心里突然就踏实了。
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他开心的笑了。
平安就好。
此时,医院的走廊里很安静。
周秉昆看着玻璃窗外,白茫茫的雪景,心想女儿就叫“周雪”吧,这样她以后永远都会记得,她是出生在一个大雪纷飞之夜。
周家又添了一口人,可把李素华乐坏了,现在老太太的心思全扑在两个孙子身上,倒是外孙女蔡玥玥见的时候很少。
蔡玥玥平时都是蔡老爷子带着,每逢周末蔡晓光还得领她去乡下看周蓉。除非周蓉回城,玥玥才能跟着来姥姥家串门。
而郝冬梅自打回城后,大部分时候都跟着李素华住在小洋房这边,隔三差五也会带着小平安回娘家住几天。
两边的住宿条件都不差,相比金月姬那边,周平安更愿意和奶奶住一块,毕竟从小带大的,跟奶奶的感情深厚一些。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转眼到了建国28年。
10月21日,《百姓日报》的头版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新闻,而今年的考试时间就定在了一个半月之后!
这条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一下子在全国炸开了锅。
无数青年翻出了书本,摩拳擦掌迎战备考。
周蓉一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立马请假赶回吉春。除了在外地的周秉义,郝冬梅、周蓉两口子都聚在周家的小洋房里。
周蓉兴奋地说:“多亏听了大嫂的话!这一年多我把那套复习资料都看完了。要是临时抱佛脚,这么短时间哪来得及啊。”
周秉昆撇撇嘴:“姐,你这话说的,我以前提醒你多少回,也没见你谢我一句。”
周蓉白了他一眼:“那能一样吗?你从小就没个正形,整天跟我耍贫嘴,谁知道你哪句是真话?要不是大嫂也这么说,我才不信你呢!”
周秉昆无奈地摇头:“唉,好心当成驴肝肺啊。”转头问蔡晓光:“姐夫,你复习得咋样?有把握不?”
蔡晓光笑着点头:“还行。你姐想去燕京读书,我也准备往那儿考。”
郝冬梅接过话茬:“秉义也发电报来了,他也在复习呢。等快考试了再回来。我们俩商量好了,也都报燕京的学校。”
周秉昆哈哈笑道:“等明年,咱们全家都去燕京!我上半年就托人在燕京租了个四合院,现在估计都收拾的差不多了。等明年,咱们一大家子都搬过去,住得下!”
郝冬梅忍不住感叹:“我妈说的真没错,秉昆果真是做啥事都未雨绸缪,连住房这事都提前想到了。”
周蓉也惊讶地瞪大眼睛:“可以啊昆儿!你啥时候不声不响跑燕京去了?”
“嘿,这事你问姐夫去啊。上半年,我去燕京开会。在那待了一段时间就顺手把这事给办了。姐夫知道啊,他没跟你说过?”
周蓉视线转向蔡晓光:“晓光,这事你咋没告诉我?”
蔡晓光一脸无辜:“这是秉昆的私事,跟咱又没关系,我说这个干啥。”
周蓉假装生气:“事关我们老周家的事,凡是你知道的都得告诉我!这叫知情不报,该打!”
蔡晓光赶紧举手投降,两口子闹作一团。
周秉昆看不下去了:“哎哟喂,你俩差不多得了啊,都多大岁数了还在这儿腻歪,酸不酸啊!”
周蓉白了周秉昆一眼,娇嗔一句:“讨厌!”
周秉昆一脸嫌弃:“姐!别这样!我还是喜欢你对我凶一点。”
旁边郑娟和郝冬梅捂着嘴直乐。
12月10日,周家。
周秉义夫妻、周秉昆夫妻四人把考试用具都装好,正准备出门前往考场。
郝冬梅见大家都收拾好了,看了一眼时间,说道:“差不多了,咱们走吧。早到一会,提前适应一下考场。妈,我们走了啊!平安,你在家乖乖的,帮奶奶照顾好妹妹。”
周平安嘴里还吃着东西,嘟囔着:“知道了,妈妈。爸爸妈妈加油,叔叔婶婶加油!”
“哈哈,好,加油!”周秉昆呵呵乐道。
周秉昆把郑娟送到考场门口,一个劲儿叮嘱:“娟儿,记得我咋说的,先把会做的题做了,不会的题先跳过去。等翻回头来,有时间的话再做。还有,选择题如果不会,一律选C。放平心态,以你的水平,只要正常发挥,一定没问题。”
郑娟听着周秉昆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笑着推了他一把:“知道啦,你这唠叨劲儿。我看你比我还紧张,你别紧张就行。快去你的考场吧,别耽误了。”
周秉昆笑笑,临走又转身冲她挥拳头:“那我走了啊!放轻松,你肯定行!加油!”
周秉昆他们四个都不用考外语,两天就考完了。
每场考试周秉昆都是第一个交卷,早早就在考场外等着大伙儿。
最后一科考完,几个人走出来都长舒一口气。
周秉昆打趣道:“看大哥这表情,肯定考得不赖!”
周秉义笑着给了他一拳:“少来,我看就数你最轻松,每次都第一个出来。”
那边郝冬梅还拉着郑娟对答案,俩人边走边聊。
周秉昆插嘴道:“嫂子,考都考完了,别琢磨了。妈肯定在家张罗好饭菜了,今晚可得好好吃一顿。”
郝冬梅摸着肚子说:“可不是嘛,这两天怕闹肚子,连水都不敢多喝,可把我憋坏了。”
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确实,周秉昆说的没错,志愿填了,考试也结束了,再琢磨啥也没意义。
下面安心等待就完了。
十一月在考前填志愿的时候,周秉义和周蓉都盯上了燕京大学。周秉义选了哲学系,周蓉报了中文系。蔡晓光则直接填了他最想去的燕京电影学院导演系。郝冬梅还是选择学医,报了燕京医学院学临床护理。
周秉昆和郑娟两口子,俩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都报了燕京音乐学院。郑娟天生一副好嗓子,自然选了声乐专业。周秉昆报了作曲专业,其实就为了学点乐理知识。
这样他以后给郑娟写歌编曲,也有合适的理由了。
紧张等待了一个多月,直到建国29年春节到来,考试成绩还没有登出来。
周秉义已经和部队请好了假,准备等成绩出来后再回去。
今年春节,周家就缺周志刚一个人没回来。
郑光明如今出息了,接了他师傅的班,当上拖拉机厂食堂的大厨。这不,周家的年夜饭现在是他主勺,周秉昆在旁边打下手。
厨房里是姐夫和小舅子在忙乎不停。
客厅里也是一片热闹,周秉义系着白围裙在擀饺子皮,脸上蹭得都是面粉。
郝冬梅一边包饺子一边跟郑娟说笑:“咱们周家可真是反过来了,都是男人下厨。”
郑娟抿嘴笑道:“嫂子你可别夸他们,手艺再好也白搭,平时想吃他们做的饭可难着呢。这不就过年才能享享福嘛。”
邱少宁举着相机到处拍照,周秉义心疼胶卷,说:“老邱啊,拍两张就行了。你快坐那歇歇,自个倒茶喝。”
“秉义啊,不用替你弟心疼,他不差钱!”邱少宁嘿嘿一笑,又说道:“你们不用招呼我,我年年都来蹭饭,做饭不会,总得干点啥表示表示吧?”
说完,又是一阵“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惹得大伙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