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步入社会化商业的企业之道

被憧憬的社会化商业的未来,犹如社会生态的香格里拉,当然是美好的。而就企业现阶段的状态,应该如何走上正确的道路则是值得思考的,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前车之鉴。

早年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们应该都知道,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推行CIMS,即计算机集成制造。当时有一些企业是被作为试点单位的,1991年笔者曾经去过位于沈阳的一家试点企业,拜访了当时的CIMS办公室负责人。据介绍,有几十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参与这项工作,还带我们到其工作室去看了一下,当时感到还是很震撼的,几十位清华毕业的学生在那里“爬”图纸。这事距今已经有25年了,由于德国在大肆宣传其工业4.0,美国在鼓动工业互联网,我国不得不推出中国制造2025。如果您能仔细研究一下2025的细节,不难发现2025所要达到的目标远远达不到CIMS的要求。这难道是一种倒退吗?其实这是一种进步,它在修正长期以来弥漫在企业家中的一种浮躁价值观,是对急功近利、一夜暴富行为的一种摒弃。

今日,我们来分析20多年前业界的CIMS热潮,或许会觉得非常不现实。因为CIMS集成的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当时的状况是既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也没有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如何集成?集成什么?现在的两化融合其实也就是CIMS的基础。这样说似乎会引起对CIMS、两化融合概念的考证。当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缠在这些概念的准确性上,无须再去分析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里想表明的是,一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在几十年的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给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带来了太多的遗憾,同时也给ERP供应商带来太多的缺失。以至于时至今日,2025中还需要强调企业必须对信息化管理补课。

如果我们认可前面对社会化商业憧憬的预见性,那么未来就是共享经济的天下,就是众包模式的用武之地。唯有匠心独运的产品和服务才可被共享,唯有透着精湛技艺的能力可被众包。所以,通往社会化商业之道是一条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企业管理工作之道,是一条以工匠精神完善每一个产品细节之道,是一条诚心诚意为客户服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