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肿瘤的运用在线阅读
会员

中医特色疗法在妇科肿瘤的运用

肖静 贺海霞 胡向丹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3.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5 09:24:37 最新章节:附四 妇科肿瘤患者的运动起居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妇科肿瘤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法治疗后,会出现轻、重、缓、急的不同症状,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预后,当视为肿瘤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跟进处理。本书主编带领团队,运用中医特色疗法防治妇科肿瘤常见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全书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妇科肿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验案,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治疗实录(15例)和围放化疗期并发症治疗实录(10例)两节,以既往真实的病案为基础,介绍应用中医特色疗法的效果与经验,供学习借鉴。第二章重点介绍了24种中医特色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规范等,供学习参考。全书内容实际、格式不拘,图文并茂,简练、易学、易用,堪称一部普及的临床纪实著述,体现了编者对妇科肿瘤认识的多边思维和探索,适合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尤其是妇科肿瘤医师参考阅读。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肖静 贺海霞 胡向丹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大师,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被中医界视为必读之书
    张锡纯原著 柳西河等重订医学48.3万字
  • 会员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不自主、反复、突发、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儿童抽动症。本书除了介绍抽动障碍的基础知识,更着重于介绍包括家庭管理、学校管理在内的个人调理攻略,以及用药宜忌、饮食宜忌、药膳调理等内容;除介绍西医药治疗外,侧重介绍了中医药辨证论治该病的方法以及常用中成药、针灸推拿等知识。本书以问答形式,用通俗易
    韩新民主编医学7.5万字
  • 会员
    《针灸资生经》由宋代针灸家王执中编于南宋1180~1195年。7卷。是一部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均较高的针灸书,对后世针灸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该书卷1所载腧穴365个,详介腧穴定位和针刺法,明清的针灸铜人腧穴标注也多采用了这一定位法,并配有36幅腧穴图,形象直观;卷2是王氏针灸临证体会的结晶,集中体现了王氏对取穴、施灸、灸后护理、针灸禁忌以及针药关系等针灸学基本问题的独到见解;卷3~7是在收集前贤腧穴主
    (宋)王执中编著 黄龙祥 黄幼民整理 (元)杜思敬辑 黄龙祥 黄幼民整理医学16.5万字
  • 会员
    该著作遵循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方法论述了肥胖病辩证分型以及治疗、并介绍了常用中药30味。具有实际的临床治疗参考性,同时还包含了中药机理和疾病的现代科学分析研究,用现代医学的语言与西医对话交流。跨学科的翻译团队:三位翻译均为法语专业硕士毕业,长期从事专业的中医法语教学翻译,曾参与编辑和翻译过多本中医类法文版图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将与中文版作者团队密切沟通协作,以期对原文的理解到位,尽可
    丁学屏主编医学17.8万字
  • 会员
    结构针灸是当前针灸研究热点,本书为结构针灸研究丛书之一。结构针灸学是近年来的针灸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中医针灸理论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一,强调在全面继承传统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精细、精准解剖和表面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知识,对腧穴定位、针刺手段、针刺理论、进针手法、疗效判断、康复预后等进行再研究,提出更加适合现代针灸临床需要的理论及治疗措施。本书基础部分围绕针灸科医师临床必备的解剖基础,结合临床实际、现代生物
    关玲编著医学8.9万字
  • 会员
    《四圣心源》是清朝医学家黄元御于1753年撰写的一部中医综合性著作。该书阐发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书的蕴义,包括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劳伤解、杂病解、七窍解、疮疡解、妇人解等内容,涵盖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黄元御创立了土枢四象、左升右降、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强调中气的重要性,从天人合一、水火立极、六气从化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结合,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元御医学8.2万字
  • 会员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
    (汉)张仲景述 (晋)王叔和撰次 钱超尘 郝万山整理医学9.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介绍了五运六气的理论体系及其在中医临床和养生中的应用。全书分为九讲,内容涵盖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书中还重点探讨了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病象因机、治则治法、临证方药等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利用五运六气理论进行养生和预防疾病。本书语言通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简化,适合中医初学者
    邹勇医学13.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路志正医学丛书》的分册之一,是以反映路老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主的中医心病学专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医心病学基础,主要阐述心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其他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阐述心病病因病机,及路老的观点与认识;中篇为中医心病治法,重点阐述路老常用治法方药、调理脾胃辨治心病的理念和遣方用药规律;下篇为中医心病辨证论治,具体体现路老辨治心病的临证思维和经验。书后的附录是回顾路老中医
    路志正主编医学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