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二册)在线阅读
会员

长短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二册)

刘子立译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古籍古籍整理99.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8-28 15:54:00 最新章节:还师第二十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长短经》,又名《长短要术》《儒门经济长短经》。作者赵蕤在《长短经》十几万的文字中,博考六经诸子,博征经史,广采百家,从诸如《论语》《孟子》《周易》《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人物志》《傅子》《申鉴》《中论》《政论》《昌言》《世要论》《吕氏春秋》《淮南子》《孙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等上百种书中采撷大量材料与历史事例,采用“自为经传”的著述模式,以经注并行的方式灵活组合各种材料,将材料进行相当细致的拆分,将前人的不同观点拆分汇聚,让它们互为补充,甚至互相辩驳,并按照自己的思想体系重新加以组合,两部分文字圆融的交汇一起。经过赵蕤的削删、抄撮、编排,自先秦至唐代的各种典籍,在“经纶通变”编写宗旨的指引下,汇聚诸子百家学说,撮叙历代更迭史实而断以己意,论述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内容庞杂,涉及知人、论士、政体、君德、臣行、图霸、兵谋等内容,使《长短经》中的某些篇章,往往能比原书更为充分地阐发某一道理。“赵蕤用前人的文句编织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这些思想的局部都已存在于前人的著作中,但任何局部都不能大于《长短经》这个整体”。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王尚絅是明代中期有名文学家和理学家,在文学和理学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存王尚絅文集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苍谷集录》12卷,现存6卷;一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苍谷全集》12卷,附录1卷。本书以四库未收书集刊本《苍谷全集》为底本,录王尚絅诗文12卷,后附诗文辑佚、传记资料、文集序跋及年谱。整理中以《苍谷集录》《盛明百家诗·王方伯集》、明人诗文集、《直隶汝州全志
    (明)王尚絅著 王冰校注古籍14.1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搜集了汉魏六朝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著作并撰写提要,起于汉贾谊,迄于隋颜之推,按照作家生存时代及其生卒年先后编排。全书共收录撰写116位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2100多部著作的提要,包括从1900—2015年在中国正式出版的汉魏六朝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学术著作、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每位作家及其作品研究的著作提要,也均以出版(或提交)时间顺序编次,力求呈现汉魏六朝作家及其作品的专题
    杨晓斌 马燕鑫 杨沐晓古籍43.8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臧庸及其《拜经堂文集》的整理和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研究篇、点校篇、资料篇。研究篇即《臧庸及其〈拜经堂文集〉述论》,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存《拜经堂文集》的版本和内容进行评介,一是依据臧庸之《拜经堂文集》和《拜经日记》、相关史籍和清人诗文集的记述,以及近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点校篇即对《拜经堂文集》进行文本识读、分段、标点和必要的校勘。或有少助。资料篇。研究历史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基础,
    丁喜霞古籍29.3万字
  • 会员
    《拜經日記》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考據學家臧庸的代表作。本書以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武進藏氏拜經堂自刻本爲底本,以清費念戀光绪十年(1884)所校清抄本、清阮元編《皇清經解》所轉本属參校本,擇要吸收前賢的相關成果,對《拜經日記》進行標點、校勘和必要的注程,便於學界據以開展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對研究臧庸及其學術成就在乾嘉考據學和清代學街史上的學術地位,進一步瞭解乾嘉時期考據學、校勘學、訓話學相互
    丁喜霞古籍27万字
  • 会员
    1700多年前,战国魏襄王墓被盗,一批竹简古书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书”,其中只有一部先秦文献较完整地流传到今天,这就是《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该书记述了西周中期周穆王远征西域的事迹,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全书共六卷。前四卷记述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最后返回宗周的经历。卷五专记周穆王东巡河南诸地事,是穆王巡狩中原的实录
    王天海译注古籍30.1万字
  • 会员
    《文馆词林》是唐高宗中书令许敬宗等编的一部诗文总集,原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有数十卷,许多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冯惟讷《古诗纪》所未载者。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三十卷,汇集了全部残卷,是目前为止最为齐全的一个本子。笔者整理研究《文馆词林》多年,在《文献》杂志、《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刊物上
    林家骊 邓成林古籍63.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作为研究对象,对四库“小说家类”的纂修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对纂修过程中的采进、筛选、编校、删改、禁毁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总目》的现存稿本、诸阁本、《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浙本、殿本《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勾勒四库小说观念和著录体例的生成历史。
    张玄古籍22.5万字
  • 会员
    在孔门七十子中,曾参被称为曾子,是对中国后代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孝经》被称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从伦理到政治的人生发展思路,被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奉为人生圭臬。曾子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中国典型的专题说理散文,是在曾子时代出现的。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一大重镇,
    陈桐生 孙雪霞译注古籍46.5万字
  • 会员
    目录学相当于是学问的清单,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数,不至茫无津涯,有洞观全局之益。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的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汉书》中的《艺文志》正是目录学中第一要籍。作者在讲授《汉书·艺文志》时所写的这部讲义,广泛参考了十余种批注、研究《汉书·艺文志》的文献,同时也博采其他相关书籍、论文的意见,反复寻绎,间加己意于其中,对《汉书·艺文志》做了较为细致全面
    温浚源古籍2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