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第五卷)在线阅读
会员

人文(第五卷)

《人文》编辑部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4.3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8 15:34:01 最新章节: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人文》学术集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人文》编辑部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办刊宗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注重内容建设和办刊品质。《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深度思考,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学刊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与学界朋友共同为新时代中国学术的发展尽力。人文关怀,学术品质;突出新见,文思兼美。这是我们的追求。一本严肃的、高品位的学术文化辑刊,是我们的目标。本刊发表的文章,力求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重大的理论意义,能体现该学科学术水平,反映该学科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文章力求材料结实,论述饱满,阐释明晰,证成新见,发人之所未发。在主体文章之外,《人文》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史料”“书评”等栏目,以求多形式、多层面地反映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人文》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内容凡涉人文、思想、学术、文化等,有新意,文笔晓畅清新,写作认真的文章,都是我们欢迎的。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是围绕德国文学思潮中的相关主题展开的系列论述,具体论题主要包括:“接受美学”的创立与文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美学解放”与现实主义定义的更新;古典文学理论的坚守与新型审美意识的觉醒;艺术思维的革故与文学实践的创新;德国文学研究与翻译问题等。作者回到德国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语境中,通过对相关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解读深化对相关文学思潮、艺术潮流的分析,有助于读者对相关文学和艺术思潮发展脉络及其在文
    张黎文学30.1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为诗歌史略,从诗字原始观念的形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下编为词曲史略,考察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折,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发展脉络等。
    张伯伟文学28.3万字
  • 会员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
    季水河等文学29.2万字
  • 会员
    孙星衍是清代乾嘉时期知名学者、文献学家,在文献收藏、文献编撰、文献校勘、文献出版等方面成就斐然。本书对孙星衍在文献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他的著述思想、编撰特点、校勘理论、刻书风格、“善本观”等做了具体分析,冀以启迪世人,鼓舞世人。
    陈宁文学5.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谢廷秋文学20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红楼梦》皙本(又称皙庵旧藏本、郑藏本)进行全面、深入研究的专著,本书也是国内外红学界第一本研究《红楼梦》皙本的专著。本书第一次指出,书中第23回保存着作者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初稿的文字,这一点是作者的新发现,其论据是有说服力的。
    刘世德文学25.5万字
  • 会员
    生态批评将生态与文学有机联姻,形成文学与生命体验、视点转换及话语表达的特殊研究线路,亦环绕生态有机性而助推文学研究范式转换,借力于复杂性思维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及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中国文学传统独具“道生”性缘生点,形成以“天人合和”为运演脉络的生态智慧基础,在悟解自然、文学“艺境”创造,诗性价值,情意韵通,艺术本真及神性魅力的展示等方面与生态批评能形成良好对接,并能建立有机共存的多向整合及融合机制
    盖光文学42.8万字
  • 会员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编,各有三章。上编论司空图其人、其诗、其文及其与《诗品》的关系,主要内容是司空图的生平与诗文创作研究、司空图诗文创作及其与《诗品》的关联研究、司空图《诗品》探索与诗学发微。下编聚焦于司空图《诗品》的今译、英译、回译与海内外传播,包括《诗品》的注释、今译与英译,《诗品》的回译、今译与渗透,以及《诗品》的域内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等内容。
    王宏印著译文学35.5万字
  • 会员
    本书按主题类型分为六辑,其主要层面在于多维度地运用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念与方法,诸如辑佚、校注、考证之类;同时,致力于将文献学知识理念作为一种常态予以运用,即在一般性的研究之中,亦以文献为基础,广泛而细致地运用各类文献,结合精当的文本分析和必要的文学史视域,实现对作家、文本、时代与文学史的综合认识。质言之,文献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探索并建立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体系,关涉到现代
    易彬文学2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