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法权说之应用
更新时间:2022-11-17 15:56:14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法权说指基于唯物史观和当代社会法律实践,由以从各种法权利,法权力中抽象出的法权概念为中心的七个基本范畴、相应的基本命题和其他重要命题构成的法现象解释体系。法权说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法权说的初步形成史,也是它包合的学理、原则由本书作者用以分析和解决曾经面对的各种法学问题的过程,其中或多或少涉及法理、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学二级学科。本书办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法权说的要点及其解说,另一部分主要是法权说在宪法学和一分公法学中的应用,涉及民商法学的文字较少。本书由作者近30年来陆续发表的学术论文或文章按概念统一、原理协调贯通的原则编纂而成,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有相当的学理深度,记一本知识、理论含量丰富,颇有可读性的法学学术著作。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童之伟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题是“正当防卫”,设有“主题探讨”“刑罚理论”“实证研究”“理论前沿”“信息数据犯罪”“实务热点”“刑事程序”七个栏目。涵盖内容既有正当防卫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信息数据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罚理论、罪刑法定、犯罪化、犯罪论体系与共同犯罪等刑法问题。法律59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1个总报告、6个领域(即体育立法、体育行政、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纠纷解决、体育法学研究)的分报告以及附录。其中总报告主要从宏观层面介绍中国体育法治2022年的发展概况,具体包括立法概况、法治实施概况、法治监督概况以及法治保障概况。法律22万字
- 会员本书共四部分十四讲,介绍“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分支下的文学作品与罪罚思想,内容涉及:人神之契:《圣经》故事、中世纪的挽歌:桂冠诗人的预言、从乌托邦到格列佛:英国启蒙思想时期文学作品、“名利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法律28.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对照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相应理论和规定,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分类、体系、条文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澄清了证据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标和具体要求,区分合法性和真实性;二是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内容具有及时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关理论和规定,视角具有广泛性。法律20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危机、个人信息权与个人信息盗窃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个人信息盗窃案件的类型化分析、个人信息盗窃灰色产业链的技术路径及运作机理、比较视野下个人信息盗窃法律规制立法考察与启示等。法律27.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第一编和第二编:第一编“中国特色刑法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对从中国的社会现实、法律规范等方面提炼出的刑法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探讨;第二编“单位犯罪与企业合规从宽处罚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企业合规改革所引起的单位犯罪制度的反思、合规从宽处罚的实体法建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各个角度的研究。下卷包括第三编和第四编:第三编“轻罪治理的刑事政策问题研究”,主要关注轻罪立法所产生的从轻罪治法律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理论法学22.9万字
- 会员2021年12月18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天大·中国司法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该书则是此次论坛的精选论文集。本书围绕“智慧司法”背景下民事司法的“效率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涉及互联网司法建设的重点问题、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等一系列关联议题。该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讼程序效率化改革、小额诉讼与审判辅助效率化改革、电子诉讼。该理论法学17万字
- 会员刑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运作、发展与社会演进密切相连。本书创新性地引入系统理论,考察刑法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刑法与社会关系的性质、呈现方式与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工具,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深刻阐明了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个体意识对刑法学的影响。理论法学45.9万字
- 会员法律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法哲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法文化论等方面考察了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习惯是国家形成期的一大统制力。在习惯享有法性的过程中,经历了法律潜在期、法律与习惯并存期、法律分化期三个时期,习惯最终分化为拥有法律效力的习惯与仅拥有社会效力的习惯。在习惯如何享有法性的论说里,本书整理出六大学说,并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进化的调查研理论法学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