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人力资源总监管理手册:那些教材上不会告诉你的实战方法
更新时间:2022-10-26 16:58:37 最新章节:附录
书籍简介
本书以作者的工作经历为背景,聚焦于实践,以人力资源总监的视角,从认知和应用两个角度展开,详细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重点,并且给读者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方法、技巧及实践中容易忽略的细节。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企业中的留存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价值创造,保证人才持续供应,像产业化生产一样量产人才,人才与组织的利益绑定,平衡财聚人散和财散人聚,维护人才与组织的关系,人力资源量化管理,以及实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本书案例丰富、通俗易懂、实操性强,能够有效地指导读者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工作,特别适合人力资源总监(HRD)、人力资源经理(HRM)、人力资源主管(HRS)、想要快速晋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HR阅读和使用。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提升领导力的根本在于自我觉醒。一位管理者应该怎样去看见自己、觉察自己?本书所讲的性格领导力就是关于觉察自我性格模式的顶级智慧。本书把九型人格与六维领导力理论做了精妙的结合,从性格分析的角度,帮助管理者了解不同性格类型的特点,一方面觉醒自我,看清自己需要精进的方向;一方面唤醒他人,根据下属的不同性格,采用最适宜的方式管理团队、引领企业,更加高效地管理9.4万字
- 会员组织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实际效能。在现实情境中,组织环境与组织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组织目标与效能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现有的以“还原论”和“一般系统论”为方法论的组织理论难以解释复杂组织与简单组织在目标管理与效能评估方面的异同,难以说明复杂组织特征对目标与效能评估产生的影响。本书基于复杂组织理论,结合复杂企业组织实践,对复杂组织目标与效能评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可为管理17.3万字
- 会员本书包含六章内容,即“磨炼灵魂,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如何投入工作”“以‘高目标’为动力: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持续就是力量:抓紧今天这一天”“追求‘完美主义’:怎样才能出色工作”“‘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干法》首次完整阐释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对于工作的看法、做法。《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管理7.1万字
- 会员团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但凡非常优秀的企业,必定有集众人之智的团队,企业的成功,也绝非某个领导人的成功。企业要想脱颖而出,一定离不开高绩效团队,因为只有高绩效团队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能!那么,什么是团队?高绩效团队有何特征?如何才能组建一支高绩效团队?余世维具有四十多年的管理、咨询与培训经历,他详细讲解了团队形态以及高绩效团队的要素、核心、激励机制,全方位阐述了如何做才能打造高绩效团队,助力企业在管理5.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以IPD变革管理过程的六个步骤为主线,串联起了与变革管理相关的五个基本问题,以及与系统性问题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工具方法。导论部分描述了IPD体系的核心价值与核心思想,以及指导IPD变革的思维框架。第一章至第六章则是对IPD变革管理六步法中每一步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要用到的工具方法及变革管理过程的详细描述。结语部分对IPD变革的八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总结性提炼。本书内容完整、方法实操、逻辑清晰,一般管理14.4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研究,深入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动态研究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著作的特色,一是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一般管理9.2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近年来作者在服务资本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归纳和提炼,并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对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以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形式,汇总企业股权结构设计、股权激励、私募股权融资、境内外上市及财务造假等资本运作全流程内容;对实践案例做了适当的改编,并搜集了部分市场公开资料,分析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总结了境内上市审核要点作为本书附件,旨在让创业者或资本市场从业一般管理14.1万字
- 会员新常态下,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全面质量管理(TQM)也成为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TQM与创新的关系在理论研究中仍颇具争议,在实践中往往隔离看待。本书以本土化的卓越绩效模式为视角,构建“TQM—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结果”的概念模型,并以企业生命周期为调节变量,通过对北京市200多家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结构方程一般管理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