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线阅读
会员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4.2万字

更新时间:2021-06-22 11:56:31 最新章节:第16章 代跋 “再说一句话”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包含读书、修身、作文、爱恋、人生等话题。在本书,朱光潜先生如朋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与你交谈,读来亲切自然,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影响。
品牌:领读文化
上架时间:2021-05-01 00:00:0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领读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积木书》是作家赵松的代表作。《积木书》讲述在没有年代感的现代城市中,一个“人”如何用他的目光与风、水滴、建筑物、人群、距离、关系等诸多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建立感情的过程。是一部讲述一个人如何理解自我、走近他者,与万物和谐共存的人生之书。
    赵松文学18.1万字
  • 会员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
    王国华文学1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片警故事、蓝天逸事为主打,收录北京侃爷萨苏最新、最有趣的京味段子。每一个故事都是萨苏亲身经历,每一个人物都是他亲眼所见,佐以其诙谐有趣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点评,读者必将开怀痛笑,增长见识。
    萨苏文学17.9万字
  • 木心说,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埋没了。晚年从美国返回故乡乌镇之前,他决定,不入画廊,不进拍卖行,不接待采访,不作讲演,不发表文章,不收礼物,不题字——此七“不”,归国之日的态度也。木心说,人在历史的位置,也不过是一个床位。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
    木心文学14.9万字
  • 会员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我56岁到58岁这个期间写的。这个年龄段虽不是老夫,但也绝不是少年了。相当于四季之中的初秋吧!集子分为日出日落、修身养性、生老病死、寤寐之间、游弋人海、经世济民、人文历史、走南闯北等篇章。有些是周末写的,有些是在旅途之中写的,其中的感受与苏东坡密州狩猎时的心理年龄和人生感悟很相似。我十分欣赏苏东坡、毛泽东等先辈的人生态度。既看到人生苍凉、无奈的一面,更看到其美好、积极、可为的一
    欧阳卫民文学12.2万字
  • 会员
    “我希望有一列从旧金山开往上海的地铁。”罗衣首部随笔集《在中间》,邀请读者放慢步调,着眼日常细节,感受生命悸动。八十余篇中文随笔,三十余篇英文随笔,她缓缓道来一棵树、一些小饼干、一场雪、一片落叶、一个巧遇的眼神的故事。在中法双重文化背景下,在上海到旧金山的生活变化中,她思索“伟大的正午”“存在与消失”,也把情绪塞进壁橱,让小饼干填满脑袋。这是Z世代的她关于自我、女性、世界、艺术与美的思考。本书也收
    罗衣文学8.7万字
  • 会员
    邓云乡博晓古今,杂学旁收,主张多“读书”,更强调“读闲书”。书中精选其读书心得近20篇,既谈及正史、科举文化,又畅谈王文韶、李慈铭、王国维、胡适、顾颉刚、张伯驹、俞平伯、谢国桢、沈从文等官绅学人,善于以小见大,加之行文隽雅、图片丰富,读之令人不忍释卷。
    邓云乡文学7万字
  • 会员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邓云乡文学9.8万字
  • 会员
    坊间写金庸及论述金庸的小说很多,作者另辟蹊径,主要从金庸小说中不为人注意的小事、细节入手,如《神雕侠侣》中的情节疏漏、《笑傲江湖》中的回目为何是两字、《倚天屠龙记》中小昭所唱歌曲的来历、《书剑恩仇录》中的阿凡提与动画片阿凡提的关系、《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为何以“药师”为名、武当七侠之一张松溪的历史原型等等,每篇皆从细微角度切入,深入到金庸著作的版本、人物原型、创作背景,以及典故出处等。
    林遥文学1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