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 (上)在线阅读
会员

《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 (上)

汪高鑫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28.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07 11:53:24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史学史研究》作为发表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和历史编纂学研究成果的专门刊物,是国内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主要理论阵地。《史学史研究》通过刊发高质量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论文,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和发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人物志卷》上是《史学史研究》文选丛书中的一册,主要是汇编了史学史研究上发表的人物专访,力图完整地还原诸多史学大家对于某类史学史问题的观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研究过程,展现史学史研究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其中,上卷主要是对杨向奎、蔡尚思等史学名家的专访,是浓缩版的新中国史学发展史。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色诺芬是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的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不仅著有《希腊史》《长征记》等后世传颂的佳作,而且撰写了很多短篇文章品评其时的城邦制度与人物事件。《古希腊经济和政治》是色诺芬七篇简短论著的集合,包括《家政论》《论财源》《斯巴达政制》《阿格西劳斯》《希耶罗》《论骑兵队长》及托名色诺芬著的《雅典政制》。这些文章虽短,却在颇具有开创性,是古典时代最早论及家庭生活管理、城邦开源节流、骑兵作战训练
    (古希腊)色诺芬历史21.2万字
  • 会员
    全球史学史专家王晴佳,以情感史作为方法,打开认识历史的新视角。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探讨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
    王晴佳历史16.1万字
  • 会员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革命和危机有什么共同规律?每一次政权解体和崩溃是否有迹可循?美国为何会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经历动乱的高峰期,而下一次的政治危机又将在何时降临?为了揭开历史周期的面纱,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基于汇编的史料记录,采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和建模手段,追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不同“运动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网络,试图找到和平与冲突周期性交替的根源所在。在书中,图尔钦首先回顾过
    (美)彼得·图尔钦历史17.3万字
  • 会员
    《旧制度与大革命》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似乎要摧毁一切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却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一些原以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实是旧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解释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引发后来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思考与探索的现象与问题,例
    (法)托克维尔历史15.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研究明代浙江、南直隶地区财政结构的变迁轨迹。分别从田赋、上供物料、里甲役、均徭役和驿传役等几个方面考察明代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与办纳方式。全书始终以“徭役及其附带财政责任”为关注对象,指出地方财政的货币化审编自成化、弘治以后已经出现,各类财政资源陆续实现了以白银为单位的核算,但地方财政仍没有摆脱以徭役为核心的办纳方式。徭役全面银纳化改革,各地虽屡有尝试,但囿于各种难题而作罢。嘉靖、隆庆以后,中央
    丁亮史学理论24.5万字
  • 会员
    本论丛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主办的学术咨询性质的文集。本论丛的宗旨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贯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章程,在历史学学科领域范围内积极开展学术调研、咨询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的信息交流。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史学理论23.2万字
  • 会员
    金朝封爵制度既有对唐宋制度的继承,也有对辽朝爵制的部分因袭,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书稿详细梳理金代封爵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厘清制度的源流及演变,细致考察了金代汉制封爵的等级,准确划分国号王爵类型,深入考察国号王爵和郡王封爵演变的过程,对金代五等爵的爵称爵序与封号作了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挖掘剖析封爵制度操作的具体环节与运行过程,分析其运行模式及相关管理措施,阐明封爵制度与其他政治制度的关系,解读
    孙红梅史学理论21.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以体例、文例为切入点研究《尚书》及部分《逸周书》、清华简书篇的文本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时代、相关史实与思想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自上世纪四十年代陈梦家先生《尚书通论》以后至今没有《尚书》体例文例研究专著的空白。全书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康诰》诸篇体例研究,《洪范》诸篇文例研究,《洪范》史实与思想专题研究,《牧誓》诸篇史实与思想研究,《克殷》诸篇史实与礼乐研究,结论。
    张怀通史学理论31.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中国历史传统中尤其是明清以来司法、行政和政治的关系出发,围绕督抚两司等省级司法主体尤其是督抚大员,基于地方行政和君臣关系双重视角,上编集中剖析督抚等员处理自理词讼、徒流案件、死刑案件(选取覆审斩绞监候之秋审)的作为;下编基于地方行政和君臣关系的视角,围绕清代省级司法主题进行更为发散的探讨,包括各直省地方刑名与钱粮两项要务的交汇点,各省兼有立法与司法、行政三重意义的省例,清代不同阶段典型督抚大
    魏淑民史学理论32.2万字
  • 会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在侵占地区实施奴化教育,作为其侵略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一种手段。本书运用大量档案资料,从初、中、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及留日教育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其具体实施情况,对汪伪统治区奴化教育系统做出了全面阐释,对这一地区抗战爆发前和抗战结束后教育的发展情况也进行了概述。
    夏军 沈岚 曹必宏史学理论3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