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隋唐五代史在线阅读
会员

洛阳隋唐五代史

郭绍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45.8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18 17:21:0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隋唐五代时期,洛阳发展到新的高峰。这一时期,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在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本书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展示了隋唐五代时期洛阳的历史全貌,内容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艺术、教育及科举、行政管理、建筑、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研究当时洛阳历史的一部极好的信史。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君主支配、道学的政治理论与实践两个议题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态的特点。上篇先从史料中提炼了“枢机”与“委托”两种中国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进而用“双重委托”概念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将道学政治理论分为“明明德”“新民”两截,分别探讨其对南宋政治实践的影响。
    方诚峰历史22.4万字
  • 会员
    本书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由传教士撰写、巴陵会纂辑发行的各类文集文本进行研究分析。这些文献是当时德国读者感知中国、遥望中国的热销读物,其中有近60册“中国故事”,涵盖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神话故事传说、文化礼俗、在华传教工作境况、中国信徒传记等题材。这些作品承载着传递中国社会文化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了德国读者受众对中国的整体认知。本书在爬梳巴陵会在华传教史、厘清传教手册文本体裁发展
    陈悦历史11.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办的“第一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结集。“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论坛既鼓励青年学者研究思考关乎中国近代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注重选取那些意在开拓新的领域、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民国史学科注入新的思维与
    李在全主编历史30.4万字
  • 会员
    本书依据历注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大量带有明确的西夏文或非西夏文的干支纪年、属相纪年或年号纪年,对инв.№8085历书中的年代、朔日、闰月、月大小、二十四节气等做了最大程度的复原。在年号纪年方面,根据西夏首领官印题记,纠正了《宋史·夏国传》元德有八年的记载,指出元德九年与正德元年共用丁未年(1127年)。同时,制作《西夏历与宋历朔闰对照表(1120—1207年)》,为复原西夏近200年的历谱打下了坚
    彭向前历史14.6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
    卢征良历史21.4万字
  • 会员
    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系列会议,第一次于2002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组织者决定第一次会议的重点应该放在受战争影响的中国的不同地区。第二次会议在夏威夷举行,其内容是战争的军事主题。第三次会议在日本的箱根町举行,关注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召开,其重点是战争期间各国的外交政策。本书即是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的结集,这些论文显示在中日战争中实际发生的情况要远远复杂于既有的认知。
    杨天石 傅高义主编历史10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大部头的著作,涵盖了作者研究明朝长城沿线政治史至少十余年来的思考。全书以长城内外为中心,将明王朝的政治、军事格局鲜明、翔实地描写出来。书中作者提出了若干新颖的概念和观点,比如提出洪武初年的“内敛型王朝国家”、洪武时期王朝国家的“差序疆域”、仁宣时期“内政本位”取向与“收缩型王朝国家”等。在整个历史以及中西方比较的视角下,来看明王朝国家的地缘政治,有非常宏大的格局和视野。本书史料极为翔实,
    赵现海历史50.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通过叙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学术的历史发展状况,以探求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对现实的裨益,考证翔实、论见独到,且行文通俗流畅,为文化史中难得的佳作。为适应当时的教学需要,相对简略,然贯通精当、一气呵成,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吕思勉历史5.5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贰)》以麻隧惨败为起点,以《左传》《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秦国从春秋末期秦国麻隧战败后隐忍沉寂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段历史。其中,有秦桓公被迫蛰伏的苦闷,有秦哀公复楚的一线微光,有商鞅变法成功的喜悦,有大败六国、一枝独秀的骄傲……
    昊天牧云历史1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社会秩序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我国汉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经历了四百多年,分为西汉与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东西两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历代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强大,也是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的大发展时期。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
    朱真中国史12.3万字
  • 会员
    魏晋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好像个个都能“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来一趟无所顾忌的《逍遥游》。晋人就更有说的了。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玲、王戎、阮咸、祖逖、王导、谢安、桓温、陶渊明……有太多熟悉的名字,有太多熟悉的典故。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在如今的世俗看来也多有放荡不羁的一面,但是在晋朝,却是人人仰慕的贤人,似乎说明了些问题。如此看来,魏晋之时的审美,甚至整
    张梅华中国史14万字
  • 会员
    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或者可以说是它的延续。三国虽然归晋,但大一统的西晋不过只维持了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而已。其后八王之乱,不得已衣冠南渡,始有东晋,才发展成后来的南朝,即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加上东晋,以及先前的东吴,在历史上统称为“六朝”。为什么这么叫呢?其一,他们的首都均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其二,唐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
    黄哲中国史14.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大明王朝的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翔实地勾勒出了明朝清晰明了的脉络,帮助读者快速知晓明朝所发生的历史史实。作者用讲故事的口吻叙述每一个历史事件,而且抓住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使整个明史一气呵成。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感觉到历史事件之间千丝万缕的纠葛,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太平盛世抑或是江山覆灭,冥冥中自有着它们的规律。
    陈湘华中国史11.7万字
  • 会员
    历史好比一座时而璀璨绚烂,时而暗淡凋敝的舞台,在这座舞台上,帝王、将相、官宦、妃嫔、英雄等一一登场,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传说,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各色人物或扭曲狰狞、阴暗腐朽,或志得意满、豪气冲天……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剧目,又无时无刻不为世人提供着反省过去、展望未来的素材。倘若你在生活中被现实所困,不妨精心阅读这本小书,很快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孙建华中国史18.7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两册,是在戴逸先生1954年开始讲授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讲义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第一册主要叙述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史事,初版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全面系统而简明的高校近代史教材;第二册主要包括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写成后由于种种原因,从未公开发行,直至2008年才与第一册一起出版。本书叙述详尽、视野贯通、思维缜密、见解精微,书中构建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
    戴逸中国史8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