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印刷标准色谱(亚光铜版纸)在线阅读
会员

设计与印刷标准色谱(亚光铜版纸)

刘浩学 黄敏 武兵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艺术艺术理论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22 16:55:31 最新章节:PART2:标准色谱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设计与印刷标准色谱(亚光铜版纸)》讲述了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通过视觉器官感受自然界丰富多彩的信息,通过感知物体的色彩来获得外界的信息。各种不同的颜色传达给人们不同的信息,带来不同的情感。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学会了运用色彩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学会了用色彩来表达情趣。色彩既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的一种形式,人们从色彩中获取信息,同时又通过色彩传递信息和表达情绪。因此,颜色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确地运用颜色可以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品牌:文化发展
上架时间:2009-02-01 00:00:00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化发展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浩学 黄敏 武兵
主页
  • 会员
    《设计与印刷标准色谱(亮光铜版纸)》讲述了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人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通过视觉器官感受自然界丰富多彩的信息,通过感知物体的色彩来获得外界的信息。各种不同的颜色传达给人们不同的信息,带来不同的情感。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学会了运用色彩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学会了用色彩来表达情趣。色彩既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又是信息的一种形式,人们从色彩中获取信息,同时又通过色彩传递信息和表达情绪。因
    刘浩学 黄敏 武兵艺术理论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
    彭锋艺术6万字
  • 会员
    艺术创造方法是艺术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一切艺术理论的基础。本书以艺术创造的“模仿”与“虚拟”为基点,在技术现象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下,梳理原始仪式艺术的“模仿”与“虚拟”及其艺术创造系统;考察东、西方艺术对“模仿”与“虚拟”的差异性选择所形成的审美偏好;探究技术变革对艺术类型演变的推动作用,以及各类艺术中的“模仿”与“虚拟”;反思数字技术的“模仿”与“虚拟”对艺术活动以及当代美学的重构,以期深化
    王妍 张大勇艺术19.9万字
  • 会员
    本书作为视觉传达的专业读物,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中西方绘画史、传播学等学科,学科间交叉融合,共同组织起视觉传达庞大的知识体系。通过将学科发展历史与设计结合,使读者对视觉传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并以此指导设计。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既是人类艺术设计史发展的通俗读物,又可供各类大专院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
    于钦密艺术7.1万字
  • 会员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
    自然造物 张雨秋艺术6.7万字
  • 会员
    一部动人的华夏啸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华夏诗史。从穹庐民族的自然歌唱,到士林精英们的嗜啸成风以及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的音乐意象的生成,从萨满的欢歌到佛门释子的转读和道教黄冠的秘术,长啸成为连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纽带,成为兼容儒释道多元文化的艺术法宝,成为华夏文明的艺术声音载体。长啸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中的音乐和一种音乐中的文化,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音乐是如何书写并表征历史的。换言之,长啸在我国文化史上实
    范子烨艺术26.2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产品设计专用配色工具书,依据色调冷暖的过渡变化,系统地列举出一系列精彩的产品配色方案。每个方案均从黄金分割的比例出发,以60%主色、30%第二主色和10%点睛色的方式进行组织,同时每个配色均标注了PANTONE、RGB、CMYK等色值,读者使用起来特别方便。
    招霞艺术0字
  • 会员
    相较于美学,诗学者,更侧重于结构学与创作论的研究。“戏曲诗学”的提出,并不出于概念上的为新求新,而是试图更近一步接近戏曲本体的研究。全书主要考察戏曲叙述结构与创作观念、创作技巧以及戏曲美学形态和范畴方面的问题,并在具体展开中将这种研究置入古今戏曲两个视野中进行,观照由传统而至当代的诗学转型并考察其间的得与失,以呼唤戏曲本体的回归,或者说重新确立戏曲本位。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批评手法,还试图化用
    方李珍艺术18.7万字
  • 会员
    传统的品特戏剧审美将目光聚焦于剧作家品特本人或者品特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或者只关注品特戏剧本身的艺术特征,在发掘品特戏剧的艺术价值、帮助观众或读者更好地了解品特的戏剧艺术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不能缺少作品与其接受者的互动认知,品特戏剧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接受者审美期待心理的合理利用。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品特戏剧展现出别样的魅力。本书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从品特戏剧的房间形象
    刘明录艺术22.1万字
  • 会员
    阿慧·丹托(ArthurDanto,1924—2013)是美国当代十分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哲学家。近年来,他的“艺术的终结”“艺术世界”“艺术的定义”等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书立足丹托的历史哲学思想,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他的艺术理论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从艺术世界、艺术的终结、意义美学等方面揭示丹托艺术理论的建构策略,另一方面描绘丹托艺术哲学与艺术实践的张力关系,以期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提供
    王佳艺术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