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政治从何而来?”“人类政治在哪里?”“人类政治向何处去?”对于政治领域的关键三问,本书从演化论视角给出了回应。聚焦人类政治演化的基本脉络,本书将不同政体与政治模式视为一个个“政治物种”,分析早期国家诞生的社会条件,从国家分化与演化的维度阐述城邦国家、一般国家、帝国的兴起与衰落,从政体分化与演化的维度讨论君主政体、封建政体、立宪政体、民主政体的差异与转换,以及人类不同群体在塑造有效国家与有效约
    政治理论44.1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特朗普背后的智囊:美国幕后总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班农,在这里我们将全面了解他,看他如何从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华尔街之狼”,看他如何帮助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
    世界政治6.8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
    政治理论35.7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主要内容:中华帝国的官僚政治是以文士兼为官僚的“士大夫”为治国者,士大夫阶层的存在,是一种独特政治文化形态的体现。《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就这种“士大夫”政治的演生过程展开叙述,由此来对这种政治文化模式的特点和机制加以解析。作者把士大夫的最初形态追溯至周代的“士”与“大夫”,战国以来分化为“学士”和“文吏”两个群体,最终在汉代的儒生与文吏、儒家与法家的合流的过程中,奠定了中华帝
    中国政治31.9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该书是李子彬同志于1995—2000年任职深圳市长期间的工作回忆录和经验总结。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当年深圳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实践,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李子彬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性扭转了深圳经济结构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奠定了深圳现代产业基础。他以卓识远见对这座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加强路、港、水、电、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绘制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蓝图。“810”事件
    中国政治22万字
    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首度集中描写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和心灵轨迹。一批影相首度曝光面世,一批影相首度还原色彩,近二百幅珍贵历史照片清晰载入。展现共和国坎坷岁月,刻画毛泽东暮年人生。
    中国政治17.6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20余年后,作者根据当年笔记记录整理出版而成。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这本书诞生的过程。书中呈现了胡乔木、胡绳两位党内大知识分子对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性。同时,再现了两位专家当年撰写《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时对书稿一字一
    中共15.6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和壮大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偶然”?95年来党走过的道路及其曲折历程,对当下及未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有哪些启示?四百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几个“版本”?为什么只有中国道路有如此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从《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每逢关键时刻的决策以及命运,尤其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折射出
    中共24.5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系列丛书将延续《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的风格,以风趣幽默的形式书写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伟大思想。这套丛书将更为大胆地拉近经典与现实的距离,将重点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关注的以下几个理论或现实问题:究竟该如何看我们的世界,如何对待宗教与信仰,如何看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如何思考人的异化与自由,如何理解共产主义概念,如何从生产中分析社会,如何看女性的解放问题,如何辩证地对待自然和生态,如何认识意识形态问题,如何
    经典著作4.4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十八大以来,中共反腐力度不断加大,雷雨齐鸣,重拳频出,一系列腐败案件被查处,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有力地震慑了敢越雷池者。查处如此高级别的干部表明中共反腐决心坚定,让百姓增强了对反腐工作的信心,顺民意,大快人心。不过,要清醒的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中国把反腐败作为必须打赢的、一场输不起的战
    政治热点34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自然辩证法》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不是单纯作为一部著作,而是作为一种哲学学科或学说,“自然辩证法”应当怎样来研究自然界的问题。本书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自然辩证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马克思10.7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共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
    中国政治2.8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精准把握,从多个层面分析美国成败得失之处,以作中国之镜鉴,并以现代化视角看待中国崛起,如何理解中国新模式、日益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外部挑战等新老问题,都给出了振聋发聩的答案和解析。本书为理解美国、理解中美关系以及未来十年世界新格局提
    中国政治13.3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中国政治30.6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讲述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Modi)的政治策略和外交生涯,以及他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的强有力的外交政策。曾经有媒体将莫迪称为“非典型印度政客”,他是印度极少数从未卷入过贪污丑闻的政客。
    国际关系12.4万字
    4.9万人气
  • 作为当今世界最复杂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决定了未来的世界格局。2016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中美关系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有媒体用“和而不同、斗而不破”来描述中美关系,那么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未来中美斗争与合作的重点领域是哪些?作为中美关系十几年的亲身参与者,资深外交家周文重,40年外交经历,5次赴美上任,在美工作16年,在《斗而不破:中美博弈与世界再平衡》这本书中首次披露了中美撞机事件赔偿谈判
    世界政治10.3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一直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它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资本论》的研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本书具体研究《资本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所有制理论、机器理论、分配理论、中介理论、异化理论以及生态思想、转形问题等。
    马克思23.2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国际关系19.6万字
    4.9万人气
  • 会员
    迈克尔·马辛在《纽约书评》撰文指出:“自《外交事务》杂志1993年发表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以来,没有一篇学术文章像这篇这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篇文章就是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于2006年3月发表在《伦敦书评》上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它研究了美国最忌讳的问题之一: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而后,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深度探究并扩大了文章中的论点,写成此书。在书中,他们描述了美国在物
    国际关系32.6万字
    4.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项目。《读懂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历史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和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伟大成就。《读懂中国共产党》全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建设、改革成就为主轴,内容广泛
    中共20.9万字
    4.8万人气